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课外知识 > 学习资料>中岳嵩山简介

中岳嵩山简介

     2010-04-25 10:48:25 收藏本文

  中岳嵩山
五岳是道教封的,而五岳中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道教建筑群是中岳庙。中岳庙始建于秦,后来汉武帝、武则天和赵匡胤等皇帝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现存的中岳庙为清朝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宫所建,故又名“深山故宫”。由此可见,真正的五岳之首是嵩山。在地质学上,嵩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横跨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时代的名山。而泰山仅跨了两个地质年代。所以,嵩山在古代就被尊为万山之祖。在文化上,嵩山是儒释道三教圣地,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建筑学圣地。
“嵩高竣极”和“峻极于天”
嵩山属伏牛山脉,其主体在今登封县境内,东邻省会郑州,西邻九朝古都洛阳。嵩山古称外方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以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嵩山位于中央,是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为中岳。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北宋以后,又称之为中岳嵩山。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组成,山体从东至西横卧,蜿蜒70公里,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嵩山之顶名曰峻极,海拔1512米,古有“嵩高竣极”和“峻极于天”之说,站在峰顶远眺,北可望黄河之雄,南可极山川之秀。
少室山景,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山中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三千米栈道穿梭山腰,山道弯弯,宛若丝带逶迤在崇山峻岭中。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从唐代起就有"少室若莲"之说,因名其为"九顶莲花山"。少室山的南面,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有"冠子山"之名。少室山东侧山峰,参差错落,人们依其山姿,名之为"石榴嘴"。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堑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五座小峰,人们依其形态,称之为棋、鼓、剑、印、钟。在剑峰西侧,有一巨石如削,雨过天晴之际,光洁耀目,好似白雪,遥望此景引人入胜,被称为“少室晴雪”。少室东侧有一道盘绕弯曲的峡谷,名曰:"玉皇沟"。东口叫"吸风口",峡窄谷深,人行其间,时感吸风拔气,令人望而生畏。西口叫小寨口,可直通山顶大寨东天门。东天门下面有条东门壕,当地称之为“响潭沟”。响潭沟壁如刀削,沟宽不过十余米,深却有数百丈,谷内经常云雾弥漫,袅袅白云在峡谷中奔腾翻滚,如风浪呼啸,奔腾谷外,当地人称其为“喷雾口”。峡谷中心,有一巨石状如猴子,飘浮云上,若隐苦现,惟妙惟肖,名曰:“猴子观云海”。此处风景尤宜人,下看云雾缭绕,上看一线天,老虎嘴、擎天柱等怪石林立。山顶有个三皇寨,寨中有一座盘古洞,供奉着中华民族的三位先祖--黄帝轩辕氏、伏羲氏和炎帝神农氏。寨顶上边,还有5平方公里绝少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林茂花繁,山泉潺潺。可谓“风景这边独好”,只是登攀难:486级的好汉坡石阶,让人上气不接下气;走上架在两山之间的吊桥--"连天索道",如履薄冰,难免战战兢兢、心惊肉跳;而傍依绝壁、下临深渊的"三皇栈道"也是险象环生,500多米的崎岖山路令人神疲力竭。只有亲身体验了这样的历惊度险,才能真正领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深邃意境。上得山来,抹一把额头的汗水,极目远望,“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赫赫天中王,巍巍踞中”嵩山,位于九州和五岳之中,北依黄河,南临颍水,在这里,不仅能看到 “五世同堂”的奇特地质风貌,且能领略中华民族八千年历史进程。佛、道、儒三教荟萃,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鼎足而立,少林寺千佛殿的西侧是地藏殿,殿内南北两面供十大阎罗王神位,是道教的。后壁绘制二十四孝画图则又是儒家的,并承认释迦、孔子、老子都是“至圣”,强调三教九流“为善殊途”,“各有所施”,钟楼前开元碑阴刻:“混元三教九流图赞”,图面是释迦、孔子、老子三圣合体像,赞语是:“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各有所施,一以贯之”一些禅宗大师既通佛理,又懂儒学,到明、清以后,道教变吮吸更多的儒家思想,少室山的安阳宫主殿洞是三皇洞,内祀释迦牟尼、孔子、老子,门上大书:“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由此可以窥见三教在中岳嵩山已熔铸于一炉,使他具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难以具备的魅力。
"少林武术名天下"少林寺,不但是声名显赫的佛教胜地,禅宗祖庭,而且是闻名中外的少林武术发源地。少林功夫以自己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风格,而威震武林,名冠天下……
嵩山的一山一水,都留下了各个时期的名胜古迹和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嵩山为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增添了数不尽的耀眼光辉。
嵩山属伏牛山系,史书对伏羲和黄帝在伏牛山作为活动的中心,有许多记载。《黄帝内传》云:“王母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光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黄帝所常游,与神会。迹是。”《孟子》中说:“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箕阴即阳城,在嵩山南麓,《大记》云:“伯益旧政,就国于箕山之阴,是箕山为益封国也”。今舜墓嵩山之马峪川,启母墓在嵩阳书院之左,许由、巢父墓均在箕山之颠。“尧舜遗风”,“尧天舜日”之语流传至今。《庄子》云:“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颍水现在还有“挂瓢崖”“洗耳泉”,据说许由在山泉之下正在为牛饮水之际,大尧与之商谈禅天下,许由听说此事,马上把饮牛喝水的瓢挂在山崖上,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以示去其污秽之言,逃入深山林去了。这个事情,嵩山脚下童叟皆知。
据古书《竹书纪年》和《世本》记载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禅位禹后,“禹居阳城”。历代历史学家都认为阳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阳城(在今告成镇西三里)。夏代自禹至桀,共传十七王、十四世,历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阳城数迁,但均在嵩山周围。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广为流传          35作文网     请记住网址www.35sk.com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中岳二十景,嵩门待月、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等,这些自然景观或雄壮魁伟、秀逸诱人,或飞瀑腾空、层峦叠嶂、多姿多彩。嵩山林木葱郁,一年四季迎送风雪雨霜,生机昂然。峻极峰上松林苍翠,山风吹来,呼啸作响,轻如流水潺潺,猛似波涛怒吼,韵味无穷。嵩山秋色,少室红叶更是迷人。少室山山势陡峭险峻,奇峰异观,比比皆是。登上山顶环顾四周,群山碧绿,林海荡漾,雪雾飘渺如临仙景。灵霄峡、大仙峡、响潭沟、水帘洞、回音楼.景物天成,引人入胜,风景秀丽。
中岳嵩山被称为五岳之尊、万山之祖,古称外方、崇高、嵩高等。嵩山西起龙门,东至郑州,长 120公里,绵亘于黄河南岸,自西而东由万安山、紫云山、大苦山、当阳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岭(浮戏山)等组成。主体太室山、少室山位于登封市境内,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5米,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8米。嵩山位居天中,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东方的奥林匹斯圣山”等赞誉。禅宗祖庭,道教洞天,儒学圣地,武林盟主,天地之中,五世同堂,齐集嵩山,因此我们只能以仰视的角度来审视嵩山。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