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专题作文 > 读后感 >谈毅力

谈毅力

五年级二班 王丽   作者原创  2009-07-04 00:00:00 收藏本文

   文摘  : 毅力需要坚持,在坚持的同时,还要有生活节律。提倡毅力并不是主张一味蛮干,是毅力和节律并行,两者都不容忽视。节律过快,频率过高,要一直坚持下去,是十分困难的。生活犹如长跑,一下冲在前面,并不一定就能夺标。相反,如果保持适中的节律,就能持之以恒。

    ——《钢铁是怎样是炼成的》读后感

        荀子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毅力是成功之本。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后,我更加坚信这一点。毅力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惊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更会坚强地去面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论作者的创作,还是其中的主人公都是这一道理的见证。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当过童工,饱尝过屈辱。十月革命后投身于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0年秋在战斗中负重伤,转到劳动战线,跳进第聂伯河打捞木材,因而患上伤寒和风湿症。后来又因劳累过度,健康日益恶化,终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在致友人信中写道;“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像我们这样发疯似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设工作的人。只有我们这样能够了解并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1934年冬,他又开始写《暴风雨所诞生的》,虽然只写了一卷,但直到去世前他都没有向病魔屈服,还在顽强的进行着创作,死亡的威胁丝毫没有动摇他对理想的追求。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说是作者精神的再现。文中写了一代工人阶级青年在苦难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的过程;在风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资本家外国侵略者的重重压迫下,他们懂得了爱和恨,增长了知识,炼就了坚韧顽强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风暴中,经过共产党的教育,百炼成刚,保尔便是其中的典范。小说不仅通过一个接一个的困境来塑造这位主人公,还通过激动人心的独白、发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这种赤诚情怀。一次,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他就是这样用毅力支撑着信仰,在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艰难而顽强的前进着。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文中的另一主人公帕唯尔也让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毅力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杀场,英勇杀敌,热爱祖国,在战场上,他受了重伤,身体稍加修养便立即投入革命工作为什么?仍然是毅力。年轻的帕唯尔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疗伤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工作,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回头想想身边,有哪一个千古佳话不是“困难中成长,艰难中跋涉”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花了30年,司马迁编《史记》历时20多年。古今中外,有谁能舍毅力而一步登天呢?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要自卑,要有信心,因为挫折是培养毅力的必要前提。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挫折是块磨刀石。”再锋利的刀一直不用,也会变得钝。这时,就需要“挫折”这块磨刀石使它重新锋利起来。人的一生很精彩,有酸甜苦辣,没有悲欢离别的伤心,又怎能有重逢的喜悦?  
       毅力需要坚持,在坚持的同时,还要有生活节律。提倡毅力并不是主张一味蛮干,是毅力和节律并行,两者都不容忽视。节律过快,频率过高,要一直坚持下去,是十分困难的。生活犹如长跑,一下冲在前面,并不一定就能夺标。相反,如果保持适中的节律,就能持之以恒。
   成功者前进的每一步也许是细小的,但他一直前进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成功者的永不停滞,也是他毅力的表现!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毅力何在?成功何来?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明白了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上受到挫折,该怎么办,那就是心存动力,发掘潜力,一直努力!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