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遐想
人类的明天或许是灰色的。与高楼大厦一般高的垃圾山将把人类压得喘不过起来,焦头烂额;灰尘飘满了大街小巷,小小的喷嚏也会扬起一圈灰尘。最终束手无策的人类只好离开地球,等待地球的恢复——也许永远也等不到。这是《WALL-E》中开片的一幕,却让我顿时产生一种内心的震颤。平日的电视新闻上见惯了孩童们对于明天无限美好的遐想,这般纯真似乎也麻木了自己的神经。然而现在看来此举同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骆驼相差无几。
人类的明天究竟将迎来什么?我不是先知,无法预知。但是就在我们身边,每年都会有不少湖泊消失,甚至每分钟便有一个物种永远消失在地球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在格子间谋生谋利,记忆中的那抹绿色变得模糊而不重要了。时间老人的沙漏残酷地工作着,每一分每一秒的逝去细微地让人察觉不了,却一点一滴地铺就了一条不归路。
明天,我们是否还能够指给孩子家门前那条清澈的小河,细数河中各种美妙的生物?还是只能绕过可怜的小水沟,用惨白的语言描绘着模糊的记忆。
明天,我们是否还能够亲眼见证小生命的诞生与成长?还是只能逛逛博物馆,看看标本,费力地读着注解。
明天,我们是否还能对着天空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它的澄澈,它的广袤?还是连违心赞美的勇气也消失殆尽,只能苦涩地怀想。
回头审视人类的奋斗史,在与自然不断地抗衡中,人类一直把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却从来不曾意识到人类只有依靠自然才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即使意识到,在利诱面前心中的天平也会像打翻一样一边倒,无所谓了。即使是现在也是如此。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于是乎“低碳经济”便成了热门词。企业见状都纷纷为自己贴个绿色标签,信誓旦旦地告诉社会“我选择低碳”。可是大张旗鼓后真正落实诺言的有几家?即使是西门子这样的大公司,也被查出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低碳计划延后了几年。此时美国与欧盟更为环保相互揣测猜忌,不亦热乎。各方心中都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生怕自己吃了亏。倘若环保只是人们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工具,只是衡量利益的砝码,那么我们的明天将永远失去绿色。
“我们可以放弃宫槐,板桥和马蹄声,但损失不起朝露与夜霜,梦想的绿地和传说中的原始森林。”诗人舒婷怀念着露珠的寂静之味,呼吁人们以愧疚的心灵为自己的行为赎罪。当我们付出的东西比得到的更具价值的时候,怀念也显得那么悲凉与无奈。而人们只有将头从沙子中抬起,直面自己的错误才能真正为自己赎罪。
我想在大地画满窗子,在每个窗内都涂满绿色,让更多的人能回归大自然母亲的怀抱,让人类的明天都充满生命的绿色。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