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案,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学习写一处景色。
4.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学习写一处景物。
教学资源:
学生对影视《三国演义》有所了解,读过少儿版《三国演义》,知道其中的一些人物及其故事,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释题,了解大意
1、揭题,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读文了解“三顾茅庐”的意思。
三,就是三次的意思;顾,拜访;茅庐,诸葛亮的草堂。课文就是讲刘、关、张三人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草堂,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们成就大业的事。
二、再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由读课文自己理解课文中不懂的词语。
2、检查理解情况。
第一组:群雄纷争 茅塞顿开 三分天下
你能根据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来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吗?(群雄纷争:纷,
茅塞顿开:塞,读s 。顿,立刻,忽然。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第二组: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
这组词语说的是谁?你在什么时候有恭恭敬敬的表现或者看见过别人恭恭敬敬的样子吗?
第三组: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清澈见底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
读了这些词语仿佛看到了什么美景?你能用其中的哪些词来说说你见到过的景色吗?
(蜿蜒:<山脉>弯弯曲曲地延伸。
青翠欲滴:欲,将要。
秀丽宜人:宜,合适。)
完成填空: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 ,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 ,潺潺的溪流 ,茂密的竹林 ,景色 。
练习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
他们……只见……山冈……松林……溪流……
试着用上一两个词语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色。
3、还有哪些词语不太理解?
辅助:协助、帮助。
潺潺:拟声词,溪水、泉水流动的声音。
悠然:悠闲的样子。
三、作业
抄写这些词语,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抄几遍合适,把字写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词语
二、紧扣“诚心诚意”导读课文
1、读课文,思考从哪里看出刘备“诚心诚意”?
2、交流汇报。
3、相机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背诵支架:
竹林……还有半里多路……到了诸葛亮的家……等候……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
诸葛亮分析了……提出了……刘备听了……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关羽和张飞的表现也能说明刘备诚心诚意。
三、拓展
1、很多同学都读过《三国演义》,一起来说说诸葛亮出山以后的一些故事。
2、归纳: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旷世奇才,他为辅助刘备“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出示对联:刘备三顾茅庐喜得孔明如虎添翼创大业
诸葛卧龙出山幸会明主大展宏图扬美名
4、欣赏《三国演义》里的一段话(根据时间)。35作文网 请记住网址www.35sk.com
四、总结作业
1、课文学到这里,谁能说说现在我们用“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多指什么?(仅仅指刘备请诸葛亮的事吗?)
(指诚心诚意地邀请别人。)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板书设计:
8 三顾茅庐
刘备 诚心诚意 诸葛亮
《三国演义》